「中文越來越重要,所以你ㄧ定要讓孩子學中文」,這句叮嚀我常常聽,我總是笑笑不答,因為會說中文和中文好是兩碼子事,而多數人卻將兩者劃上等號。

 

爲了了解身旁華人第二代如何學習中文,我總是很直接的提出他們是怎麼學中文的,而且他們覺得會不會後悔/慶幸把中文學好,也讓他們給我教孩子語言的建議。因爲我的生活圈,樣本有限,多數爲美國外交官,或者是美國的政府官員,多數出身成長在美國西部、中西部和東部的大城市,比較沒有私人企業和成長在小鄉下的,他們的意見也不代表全部美國華裔的意見和經驗。

 

正因為偏差的取樣統計,我以為多數人會正面看待學中文的辛路歷程,畢竟他們現在的薪水與中文或多或少有直接的連結。最讓我訝異的是,他們全部告訴我,讓他們有今天的成就和工作是他們的英文,而不是中文,就中文有幫上忙,也是大學後自動回去學習的,過去週末的中文學校只是讓他們成為同學眼中的異類,而不是真正的幫忙。另一個膽顫心驚的建議是,「如果你覺得中文可以帶給孩子的成就遠高於孩子跟你的疏離感,或許你可以逼你的孩子學中文,但是我只能告訴你,我的中文不怎麼樣,但是我15歲後跟我爸媽說不了完整的ㄧ句話。」

 

感謝這些朋友們的直白,也讓我重新思考,雙語教育,真的有必要嗎?

 

首先,我們該為「中文好」下個定義,美國政府的定義是以中文完成大學文憑的語言水平。所以,成爲美國政府定義的「英文好」「中文好」是八年在中文大學和英文大學。可行性?極低,見鬼了花八年拿兩個學士。當然政府定義不準,那麼我們用實際語言考試來當標準,真正的雙語,是一個SAT英文接近滿分的人來考台灣的大學聯考中文,啟碼有八十分的程度(假設滿分一百),對,雙語的定義就是包括看得懂古文,也可以把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掛在嘴上,而且不能中英夾雜,(中英夾雜在口試裡是跟本過不了基本的)。所以實際上,也是一個不可行的目標。

 

那我們放棄嗎?不,學習外語對大腦的發展有絕對的好處,由其是中文和英文如此截然不同的語言。東亞這些聲調語言,使用較多的右腦,也就是與藝術和音樂較為相關,而字母為主的西方語言,則使用較多掌管邏輯的左腦,同時學中文與英文,就是同時開發孩子的全腦,ㄧ個能夠使用中文和英文的人,他隨時隨地都在訓練左右腦,只是做父母的我們該怎麼保存這兩個語言在孩子心中的份量。

 

試著用孩子的角度來看事情

 

我從小就跟老大說中文,唱中文催眠曲,也說中文的故事,直到他三歲後,拒絕跟我說中文,只願意說英文,理由很簡單,「媽媽,沒人說中文,只有你說,這個沒有用」。這個說法對大人而言是錯誤的,但是對一個在美國西班牙文託兒所長大的三歲小孩而言,一點也不為過,在他的世界裡,這是對的。我不急著糾正他,我只是告訴他,「當我們搬到地球的另一邊時,你可能會想改變你的想法。」一個月後,舉家搬回台灣,一個拒絕說中文的孩子,跟我用中文頂嘴,「媽媽我長大了,但是我只有長大一點點,所以我不能倒垃圾!」中文,不再是一人語言,在新世界裡,大家都說中文。

 

美國華裔維持中文語言能力的困境在於環境。我們不想成為辦公室裡的怪胎,孩子也不想成為班上被排擠的對象,自然而然,說中文就不是一個酷選擇,反倒是實用的西班牙文可以拿來點瑪格麗特,可以春假去墨西哥度假,還有浪漫的法文,都比中文來得sexy又實用。那我們該怎麼做?

 

如果做不到浪漫,就讓這個語言有用!從小開始的有用。

 

如果有只會講中文的非父母的家庭成員,最好是祖父母,好好利用他們。孩子會想辦法從他們身上挖「好處」如糖果,孩子就會努力與他們溝通,而培養出良好的互動關係,持續這些互動,就是持續使用語言的動力。青少年眼中的父母,沒一個酷的,如果讓他們好好聽我們的,那是癡人說夢,就利用家中的老人吧!如果更有能力,就讓他們與只說中文而年紀相仿的人互動,別忘了,語言是互動的工具,而不是只是一門必修課。

 

在台灣住兩個月後,老大的英文全忘了,他爸爸跟他說話是鴨子聽雷,過了兩三天,英文似乎重新在他的腦袋中接起線來,又聽懂了,只是妹妹,線還是要重新接起來.... 在台灣住了八個月後,老大確實達到中英並進,只是妹妹還是中文遠比英文好,但是你說他不會講英文,他又會不高興,糾正你,他是聽得懂英文的! 

 

離開台灣搬到新加坡後,儘管新加坡的第一官方語言為英文,當多數華人面孔看到你會講華語時,都會轉成中文來溝通,就連在辦公室裡工作,永遠都是英文、Mandarin和廣東話的夾雜,有時候真是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方。對於孩子而言,在美國學校,老師面對著一些家裡講華語、英文還不是很通的孩子時,我們這些雙語的孩子就變成了老師的小助理,助理翻譯,當上中文課時,只會講英文的孩子,也需要這些雙語助手來幫忙翻譯。自然而然,孩子覺得自己很厲害,保持兩種語言的動力就更不用說了。

 

我們很幸運擁有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來教育雙語小孩,但是很悲觀地是,當我們遷往下一個目的地時,誰知道這種強大的語言學習動力是否能夠保存,當期無法保存時,其實懂得放手,不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都是一種解脫。畢竟,孩子未來成功的方程式,和我們這個時代,是不同的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外交銀行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